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临近,博山的琉璃手造产业正蓄势待发。近日,记者在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采访时发现,一款独具匠心的“琉璃笔”成为了游客们争相追捧的热门商品。
这座城市的生态文化,正通过这样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,赋予传统“走马观花”式旅游新的活力与内涵。而这正是博山琉璃独特的责任与价值体现。
7月1日,博山区山头街道的陶瓷琉璃大观园内人头攒动,一家销售纯手工琉璃制品的店铺——“春雨琉璃”,更是门庭若市。店主张春玲一边热情地招呼着顾客,一边现场展示着琉璃笔的制作过程。这款灵感源自毛笔的琉璃灯工作品,一经展示便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。
“这支笔真的能写字吗?”面对顾客的疑问,张春玲微笑着停下手中的活计,将笔头蘸上彩色金粉墨水,在纸上轻轻一挥,“博山琉璃”四个字便跃然纸上,引来阵阵惊叹。
53岁的张春玲,不仅是淄博市工艺美术大师,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灯工扎瓣花球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。这支琉璃笔的制作,融入了扎瓣花的精湛技法,整个过程分为八个步骤,每一步都凝聚着灯工琉璃匠人的智慧与心血。
“其中,扎瓣花和拢瓣两个步骤最为关键,也是操作难度最大的,它们决定了花朵能否完美地藏匿于笔身之中。”张春玲一边细致示范,一边耐心讲解。大约四十分钟后,一支笔身藏花、晶莹剔透的琉璃笔便呈现在众人面前。
在张春玲看来,近年来,淄博文旅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博山琉璃产业的快速增长,也极大地激发了琉璃匠人的创作热情。同时,随着琉璃手工制品地域特色的日益凸显,其作为城市文化符号的价值也愈发显著。“可以说,这支琉璃笔只是博山琉璃手造众多精品中的冰山一角。琉璃,作为博山乃至淄博的城市名片,不仅具有不可复制的艺术魅力,更蕴含着独特性与唯一性。”张春玲感慨地说。
博山,作为中国古琉璃发展的重要基地,历史悠久,底蕴深厚,即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历了起起落落,依然保持着全国琉璃市场40%的高占有率,彰显了其强大的产业生命力。
实地调研,记者发现,淄博琉璃、玻璃的产业根基均深植于博山这片沃土。无论是历史传承、文化积淀还是产业基础,博山都堪称行业翘楚,拥有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发展优势。这里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琉璃窑炉遗址所在地,还拥有中国第一家琉璃博物馆、平板玻璃厂以及中国古代第一部琉璃专著,被誉为“中国琉璃之乡”。
数据显示,博山区现有琉璃产业从业者600余人,琉璃生产企业12家,工作室60余家,产品涵盖内画、琉璃灯工、琉璃雕刻、名贵色料等多个大类,近千个品种,上万种花色。此外,还拥有省级以上琉璃艺术大师72名,其中国家级32名、省级40名,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据明显优势。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博山琉璃正以独特的文化符号身份,为传统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。“更令人欣慰的是,许多匠人已经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。只要观念转变,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思想决定一切。”张春玲坚定地说。
沿着博山琉璃手造的脉络深入探究,不难发现,陶瓷与琉璃两种技艺虽早有发展,但长期以来鲜有交集。而博山,作为世界上罕见的兼具陶、琉传统技艺和文化底蕴的城市,正逐步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。
以往,博山作为中华陶琉名城,总是将陶瓷和琉璃并称为“陶琉”统一规划发展。但如今,博山琉璃的地域符号愈发醒目,“世界琉璃看中国、中国琉璃看博山”的美誉不胫而走。
在业界看来,博山正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玻璃制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,其行业影响力显著、产业链条完备、国际竞争力强。同时,博山还荣获了“国家文化出口基地”的称号,为商业赋能增添了重要砝码。
然而,记者实地调研也发现,尽管博山琉璃产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和基础,但在品牌营销、产业集聚、产品结构、人才培育和线上销售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例如,琉璃企业多局限于创立小品牌,缺乏抱团发展意识;产业定位不够系统,文化内涵挖掘不足;产品相对单一,缺乏研发支撑;传统工艺承袭多于创新等。
近年来,为推动琉璃产业创新发展,博山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。成立了琉璃产业创新中心,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、人才培养、市场拓展等全方位服务支持。同时,规划打造陶瓷琉璃产业园,通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推动产业快速发展。
据博山区琉璃产业创新中心负责人蔡和璋介绍,陶瓷琉璃产业园将以高标准、国际化理念打造,集生产、展示、交易、文旅于一体,进一步提升博山琉璃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加入。
通过采访,记者了解到,产业园规划不仅包含交易、文旅区域,还特别注重新业态发展。园区内将设有人才公寓、孵化器、加速器、办公空间及标准厂房等设施,配备共享窑炉,承载琉璃先进技术研究院、设计中心、文化交流中心等产业服务配套。这样的高标准园区,将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支撑。
“在博山琉璃产业的未来蓝图中,不仅包含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,还涵盖琉璃文化的推广与普及。”蔡和璋告诉记者,未来将通过举办各类琉璃展会和活动,提升公众对琉璃的认知与喜爱;同时加强与学校、社区等机构合作,推广琉璃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,培养更多琉璃爱好者和传承人。
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,博山的琉璃主题酒店日益增多、琉璃研学体验花样百出、校企融合更加深入、年轻匠人陆续回归……作为中国琉璃的发祥地,博山正以独特的姿态和强劲的势头,奏响手造产业的强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