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,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于9月7日顺利闭幕,今年共设立六大主题展馆并首次推出具身智能等特色展区,为全球科技精英提供重要交流平台。
为期三天的智博会热度持续攀升,各项活动和展览人气火爆,持续出圈,现场人流如织、活力迸发,很多观众意犹未尽,流连忘返。
这一盛会背后,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已默默耕耘十五年,完成了一场从“志愿服务”到“项目参展”的身份跃迁——学生自主研发的科创项目今年首次跻身国家级展台,标志着学院真正从幕后支持走向台前创新,成为校地融合、共育人才的典范。
“您好,请问展位有没有需要协助的地方?”在智博会现场,宁波大学信息学院的志愿者吴艳慧正忙碌而有序地穿梭于各个展位。她是展务组的一员,不仅要协调物资、维持秩序,还要随时应对各类突发咨询。“我们是展商与观众之间的‘润滑剂’,更是他们了解智博会的‘第一扇窗’。”
像吴艳慧这样的志愿者,宁大信息学院十五年来已累计输送超5000人次。今年,一支300多人的队伍再次集结,服务覆盖AI领航、智能制造、数智场景等多个前沿展区。他们中绝大多数来自计算机、通信工程、人工智能等专业,不仅服务贴心,更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,成为展会中一道流动的“科技风景线”。
更有意义的是,许多志愿者从这里出发,走向更广阔的科技舞台。2020级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李钰欣,今年以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展会负责人的身份重返智博会。从大一时懵懂参与接待服务,到后来牵头志愿者培训,再到如今以行业人身份回归,她说:“是志愿服务为我埋下第一颗职业种子,智博会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。”
“他们早已不是普通的‘指路人’,而是能讲技术、懂应用、解难题的‘专业向导’。”学院团委叶晨老师这样评价。据悉,信息学院依托“常规+专项”双轨志愿服务机制,让志愿服务早已超越校园,延伸至各类市级、国家级大型活动和社区科普一线人次投入,真正实现“用专业服务社会,以科技传递温度”。
本届智博会首设“大中小一体化科创作品展区”,宁波大学信息学院五个学生项目脱颖而出,覆盖低空经济、智能硬件、智慧城市等热门赛道,实现学院在国家级展会上的“创新首秀”。
这些项目多数从实验室走出,历经“挑战杯”、“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”等大赛锤炼,最终站稳智博会这个高能级平台。它们不仅凝聚着学生团队的智慧,更聚焦产业真实需求,在空天地通信、工业数字化、AI算法等关键技术方面展现出扎实研发能力与创新意识。“以前我是志愿者,今年是参展者。”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卢晨旭感慨地说,“站上这个展台,意味着我们的技术真正被看见、被认可。”
《一维度电扫双频共口径VICTS相控阵天线》,项目创新实现大角度双圆极化波束扫描与一维电扫技术,在±65°范围内多波束副瓣抑制超18 dB,13波束扫描响应时间低于100 ms,同时实现Ku/Ka双频共口径高隔离设计,在保障通信链路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体积与能耗。像一位“智能哨兵”,实现大角度精准扫描与高效通信,已应用于千帆星座测试终端,未来将服务低轨卫星、低空经济等领域;
《天地一体化城市房屋安全智能监测平台》,基于自主无人机平台与智能图像识别技术,实现对8类外墙材质识别准确率超93%,楼层数识别准确率超95%,多维隐患识别率达95.2%,为城市房屋安全提供低成本、全覆盖、全时段的动态监测与数据支持,助力数字治理战略落地。为城市治理装上“天空之眼”;
《中大功率无线)》,针对传输效率低、偏移容许度小与环境适应性差等行业痛点,项目突破效率90%的技术瓶颈,将偏移容许度提升至80—120mm,产品能破解传统充电效率低、距离限制严等痛点,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、机器人等场景,助力无线充电走进更多行业;
《氧传感器模块》,基于陶瓷电解质与3D离子流传感结构,实现10%—40%氧浓度范围内实时、高精度监测,误差小于1%,使用寿命超2万小时。产品广泛应用于制氮机纯度分析、密闭空间监测、医疗设备与高原氧吧,为环境监测和公共健康提供关键技术支撑。适用于医疗、环境、高原等多个关乎生命健康的领域;
《LoongTeX——基于AI的云端科研写作平台》,打造国产化智能协同科研平台,以在线LaTeX编译为核心,集成AI辅助写作、多模态可视化与Git存证等功能,全面提升科研文档与数据处理效率,兼容国产软硬件环境。平台已服务近万名科研人员、覆盖200余所高校,未来将持续建设智能模组、数据中台与多语言系统,助力国家科研数字化发展。
智博会早已超越单项活动的意义,成为宁大信息学院贯通“育人—实践—就业”全流程的关键场景。学院构建“引—起—促—导—护”五维就业工作体系,帮助学生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无缝衔接。
低年级学生通过“参会拓视野”,在志愿服务中感知行业脉搏、锚定职业方向。2025级通信拔尖创业班全体赴宁波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开展现场教学,深入产业一线,对接真实场景。高年级学生则以“参展促转化”,推动科创项目落地,锤炼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力。本届入选的五个项目,不仅是技术的结晶,更是学生面向企业展示自我的“动态简历”。应届毕业生更可“展会直通就业”,借助智博会平台直面用人单位、拓宽求职通道。今年,学院联合智博会组委会共同打造“有智青年,职为你来”数字经济专场招聘会,现场设立100余个招聘摊位,精准服务留甬人才与地方发展。
研三学生郑凯连续三年参与智博会志愿服务,今年成功通过展会签约心仪岗位,他感慨道:“智博会不仅让我认清技术方向,更成为我就业路上的‘直通车’,如同一场贯穿大学岁月的实践之旅。”
十五年来,宁波大学信息学院与智博会共同成长,逐步构建出“服务—创新—输出”深度融合的育人生态。它折射出一所学院扎根地方、回应时代的行动力,也成为中国高校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典型代表。
“于我们而言,智博会早已不只是一场展会,更是一扇窗口、一座桥梁、一个完整的育人生态。”宁波大学信息学院李洁副书记总结道,“未来,学院将继续深化‘以展促学、以会促育’模式,推动更多学生从课堂走向赛场、从项目走向产品、从高校走向产业,为宁波乃至全国的数字化建设持续输送‘用得上、留得住、能创新’的高素质人才。”